各有关单位:   在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的指导和支持下,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开发了全球环境基金()“减少外来入侵物种对中国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态系统威胁的综合防控体系建设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年月,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按照项目工作计划安排,拟开展 “水生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预警及风险评估研究”工作,为水生态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关信息及要求如下:   一、工作目标   围绕早期预警及风险评估方面,开展水生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并为水生态管理提出政策建议。   二、主要研究内容   . 回顾淡水流域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开展入侵特征案例研究   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重点针对基于方法调查的调水补水水体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筛查典型外来物种,揭示已报道的入侵物种的列表及其分布。   . 完成调水补水流域生物入侵风险评估   针对-个典型补水生态系统,基于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结合城市水生生物历史记录以及补水水源地生物组成特征,从案例研究获得的外来物种列表中,选择-种,利用模型预测典型物种生物入侵风险。   . 完成《跨区域调水介导的外来生物调查进展、问题及展望》总报告   根据上述资料收集与分析、入侵风险评估,形成综合性研究报告《跨区域调水介导的外来生物调查进展、问题及展望》,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大型调水工程介导的生物入侵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和决策支撑。   三、产出及进度要求   本任务自合同签署日至年月。   .合同签署后周内,提交任务总体实施方案;   .合同签署后个月内,提交《跨区域调水介导的外来生物调查进展、问题及展望》报告(初稿),内容包括:   淡水流域外来入侵物种的早期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早期外来物种的列表及其分布,及典型物种的入侵风险预测,以及相关管理政策建议。   .合同签署后个月内,提交《跨区域调水介导的外来生物调查进展、问题及展望》报告(终稿)。   四、资质要求   (一)机构需满足以下资质要求:  ....
快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