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引江河管理处紧扣省水利厅对水利船闸管理新要求,不断提升船闸工程管理和通航服务水平。一季度,高港船闸放行单机船艘,船队个,船舶通过量同比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精细管理保通航,夯实发展之基 今年以来,高港船闸船舶待闸量持续高位,一直保持在艘左右。面对旺盛的过闸需求,高港船闸以开展“六个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抓手,统筹抓好工程精细化管理,扎实开展汛前检查准备工作,围绕船闸安全运行核心环节,对船闸机电设备、水工建筑物、信息化及自动化系统、助通航设施、防汛物资等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检查任务无遗漏、工程排查无盲区、维修养护无死角,以更加安全、高效的工程运行提升引江河通航能力。 此外,高港船闸还按照省厅部署,联合有关科研院所,起草《江苏省水利船闸维护规程》《江苏省水利船闸技术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着力以标准化、规范化促进水利船闸通航能力大提升。 科技创新提质效,汇聚发展之智 高港船闸智慧运行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熟练地操作电脑发出一条条指令,一艘艘船舶正在按指令井然有序的进出闸。长期以来,因为一、二线船闸门槛高程不同,高港船闸以船舶型深(船舶最大的水下深度)作为控制标准,大船走大闸、小船走小闸。受长江潮汐影响,大型船舶过闸需要等待长江高潮位才能通过,这也成了制约船闸发展的难题。年,高港船闸在全国率先实施船舶动态吃水自动检测,并将船舶吃水信息运用到船舶调度环节,只要满足吃水要求,现在大型船舶也能从小闸通过,既保证了过闸安全,又提高了过闸效率,科技创新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一、二线船闸闸次利用率有了较大提高。月日,高港船闸日通过量首次突破万吨大关。 今年以来,高港船闸积极落实省政府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部署要求,开展了船舶过闸调度模型和船舶过闸全过程安全可视化监管研究,启动实施“集中控制、少人应急”运行管理新模式,“水运江苏”美好图景在这里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便民服务促通航,优化发展之路 姜堰港、兴化港是泰州地区重要的内河港,高港船闸是为其连接太仓港、上海港的关键节点。为积极落实省政府提出的畅通内河集装箱运输通道的要求,过闸全程网上办理、缩短办理时限、即到即走等一项项“高港船闸方案”应运而生。今年一季度,高港船闸免征优先过闸艘集装箱货运船舶,通过量近万吨。一箱箱满载集装箱的船舶从这里通江达海,走....
快捷阅读